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路径肝素对门静脉胰岛移植术后立即经血液介导炎症反应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临床上肝素主要作为抗凝药物使用,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目前糖尿病患者门静脉胰岛移植术后主要通过四肢的外周静脉而不是门静脉输注肝素,达到抗凝、保护移植物的目的.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探讨经门静脉与耳缘静脉输注肝素对门静脉胰岛移植术后立即经血液介导炎症反应(instant blood mediated inflammatory reaction,IBMIR)的影响,为临床胰岛移植手术抗凝方式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日龄3~5 d新生猪(Xeno-1型)50只,取出胰腺后分离并提纯胰岛.选择1.5~2.0月龄非糖尿病模型长白猪10只作为受体,外科手术暴露门静脉,将新生猪胰岛(12000 IEQ/kg)通过门静脉移植于长白猪肝脏.移植术前10 min所有受体均团注肝素50 U/kg,团注肝素后实验组通过门静脉输注肝素[10 U/(kg·h),5只]、对照组通过耳缘静脉输注肝素[10 U/(kg·h),5只].分别于术前、术后1、3及24 h采集两组动物上腔静脉血液,实验组于术后1、3 h采集门静脉血液.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1、3 h上腔静脉血液补体C3a、C5a、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 complex,TAT)、β-血小板球蛋白(β-thromboglobulin,β-TG)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以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检测术后1、3 h实验组门静脉、上腔静脉血液抗Xa(anti-Xa)、抗IIa(anti-IIa)水平.术后24 h取两组动物肝组织行病理检查,观察肝内胰岛炎性细胞浸润和周围血栓的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C3a、C5a、TAT、β-TG、D-dimer水平及APTT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 h实验组C3a、TAT及D-Dim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 h实验组C5a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3 h实验组门静脉血液anti-Xa、anti-IIa水平均高于上腔静脉(均P<0.05).病理结果显示肝血管内存在胰岛细胞团.实验组胰岛周围少量血栓形成、少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对照组胰岛周围明显有血栓形成和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门静脉输注肝素与耳缘静脉输注肝素比较,门静脉直接输注肝素对补体系统、凝血系统激活及炎性细胞浸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IBMIR的发生.
文献关键词:
胰岛;门静脉;肝素;立即经血液介导炎症反应;糖尿病
作者姓名:
张声旺;颜海雄;马小倩;郑薇;王维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长沙410013
引用格式:
[1]张声旺;颜海雄;马小倩;郑薇;王维-.不同路径肝素对门静脉胰岛移植术后立即经血液介导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01):1-7
A类:
立即经血液介导炎症反应,IBMIR,thromboglobulin
B类:
不同路径,肝素,胰岛移植,移植术,抗凝药物,药物使用,抗炎作用,糖尿病患者,后主,四肢,外周静脉,静脉输注,移植物,动物实验,instant,blood,mediated,inflammatory,reaction,移植手术,抗凝方式,决策依据,择日,日龄,新生猪,Xeno,提纯,月龄,非糖尿病,长白猪,外科手术,IEQ,过门,静脉移植,猪肝,上腔静脉,门静脉血,C3a,C5a,抗凝血酶,复合物,antithrombin,complex,TAT,板球,二聚体,dime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APTT,Xa,IIa,肝组织,病理检查,肝内,炎性细胞浸润,Dimer,病理结果,胰岛细胞,血栓形成,中性粒细胞浸润,补体系统,凝血系统
AB值:
0.262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