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遗传性凝血因子Ⅹ缺乏症11例回顾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遗传性凝血因子Ⅹ(FⅩ)缺乏症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21年2月期间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11例遗传性FⅩ缺乏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患者中,男3例,女8例,中位初诊年龄39(5~55)岁。1例有家族史。10例(90.9%)存在出血事件,包括皮肤磕碰后瘀斑或出血(7例)、鼻出血(7例)、齿龈出血(6例)和肌肉血肿(1例)。8例女性患者中,6例有月经增多,1例正常分娩后发生出血。8例患者有手术史,4例发生术后出血。实验室检查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FⅩ促凝活性(FⅩ∶C)减低。4例患者接受F10基因检测,发现5个新突变位点。11例患者中,4例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PCC),7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1例女性患者应用PCC预防性治疗后月经量明显减少,另有1例患者手术前预防性输注FFP后未发生术中、术后出血。结论:多数遗传性FⅩ缺乏症患者有出血倾向,F10基因突变检测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文献关键词:
凝血因子Ⅹ缺乏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作者姓名:
李蓉蔚;刘晓帆;薛峰;陈云飞;刘葳;付荣凤;张磊;杨仁池
作者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蓉蔚;刘晓帆;薛峰;陈云飞;刘葳;付荣凤;张磊;杨仁池-.遗传性凝血因子Ⅹ缺乏症11例回顾性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01):26-30
A类:
B类: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回顾性研究,实验室检查,转归,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初诊,家族史,出血事件,磕碰,瘀斑,鼻出血,齿龈,血肿,女性患者,正常分娩,分娩后,手术史,术后出血,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促凝,减低,F10,基因检测,新突变位点,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PCC,新鲜冰冻血浆,FFP,预防性治疗,月经量,手术前,基因突变检测,诊断和预后,预后判断
AB值:
0.3641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