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及IL-6、D-D、TM预测价值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因素及IL-6、D-D及TM预测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393例下肢骨折患者资料,统计患者DVT发生情况,对比DVT组和非DVT组基线资料及术前血清白介素-6(IL-6)、D-二聚体(D-D)、凝血酶调节蛋白(TM)水平,分析影响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通过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IL-6、D-D及TM水平诊断下肢骨折患者发生DVT的价值.结果:393例患者中有86例发生DVT,占比21.88%;两组一般资料中年龄、高血压、骨质疏松、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量、血红蛋白水平、甘油三酯水平、血清IL-6、D-D、TM水平、手术时间、骨折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血小板量、血清IL-6、D-D、TM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风险因素(P<0.05);ROC分析发现血清IL-6、D-D、TM单独及联合诊断下肢骨折患者发生DVT的AUC分别为0.882、0.796、0.854和0.948,联合诊断价值更高.结论:年龄、手术时间、血小板量、血清IL-6、D-D、TM水平是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P<0.05),其中血清IL-6、D-D、TM联合预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发生DVT的价值较高.
文献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白介素-6;D-二聚体;凝血酶调节蛋白
作者姓名:
王灿
作者机构:
郑州市骨科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 45000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灿-.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及IL-6、D-D、TM预测价值分析)[J].医学检验与临床,2022(07):24-28
A类:
B类: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TM,预测价值,价值分析,DVT,我院,清白,白介素,二聚体,凝血酶调节蛋白,骨质疏松,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水平,甘油三酯,手术时间,logistics,联合诊断价值,生下,联合预测,下肢骨折手术,手术患者
AB值:
0.116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