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速铁路桥梁-轨道体系检测监测与行车安全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为了提升桥梁-轨道结构服役安全性能,保证复杂环境条件下高速铁路结构适应性和行车安全舒适性,研究了高速铁路桥梁-轨道体系检测监测装备的改进与优化,分析了桥梁-轨道结构服役性能动态演变规律,总结了复杂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评价与预测方法,展望了未来研究重点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桥梁-轨道体系检测监测技术方面,现有研究聚焦于传统检测监测装备的优化和智能化技术与损伤识别方法的深度融合,核心目标是提高桥梁-轨道结构检测监测的效率、精度与标准化程度,实现基础设施服役状态的精准评判与预测;在桥梁-轨道空间变形映射关系方面,考虑基础结构各部分交互影响的变形映射模型能够准确描述结构层间界面状态演变引起的轨面几何形态变化趋势、发展规律和频谱特性,但目前尚缺乏对高速铁路桥梁-轨道协同设计和变形智能调控装置的深入研究;结构服役性能演化研究大多基于理想化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且对于服役性能劣化行为与规律的研究局限在特定服役环境;正在逐步深入开展基于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的长期服役条件下高速铁路桥梁行车安全性研究,建立基于不同指标体系的行车安全评价准则;充分利用桥梁-轨道体系检测监测数据,加强复杂服役环境下桥梁-轨道结构性能演变机制和损伤失效机理研究,信息更新条件下具有高可移植性的行车安全性智能评价与预测新方法是今后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文献关键词:
桥梁工程;高速铁路桥梁-轨道结构体系;检测监测;变形映射;服役性能;行车安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勾红叶;刘畅;班新林;孟鑫;蒲黔辉
作者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西南交通大学 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3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勾红叶;刘畅;班新林;孟鑫;蒲黔辉-.高速铁路桥梁-轨道体系检测监测与行车安全研究进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2(01):1-23
A类:
变形映射
B类:
高速铁路桥梁,道体,检测监测,安全研究,提升桥,轨道结构,服役安全,安全性能,复杂环境条件,结构适应性,安全舒适,舒适性,监测装备,改进与优化,结构服役性能,动态演变,演变规律,复杂条件,下桥,桥上,安全评价,评价与预测,智能化技术,损伤识别,核心目标,高桥,结构检测,服役状态,空间变形,映射关系,基础结构,交互影响,映射模型,结构层,层间界面,几何形态,形态变化,频谱特性,尚缺,协同设计,智能调控,调控装置,服役性能演化,理想化,弹塑性本构,本构模型,服役性能劣化,劣化行为,研究局,服役环境,列车,动力相互作用,长期服役,服役条件,行车安全性,安全性研究,同指,评价准则,结构性能,演变机制,损伤失效,失效机理,信息更新,可移植性,性智,智能评价,桥梁工程,结构体系
AB值:
0.3500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