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103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4月第1次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103例ADPK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肾功能时期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因素。结果:103例ADPKD患者中,年龄(51.23±10.99)岁,男性49例(47.6%)。肾外表现以多囊肝为主(64/71)。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25例,24.3%)、腰胀腰痛(37例,35.9%)、高血压(69例,67.0%),且可出现在疾病的整个过程。早期治疗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58例,56.3%),其次是肾囊肿穿刺抽液(34例,33.0%),少数行外科手术治疗(11例,10.7%);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28/34)。实验室检查发现血红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白蛋白在慢性肾脏病4~5期低于1~3期(均 P<0.05),凝血酶原时间(PT)、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浆渗透浓度在慢性肾脏病4~5期高于1~3期(均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红蛋白( β=0.249, P=0.005)、血小板( β=0.207, P=0.005)、淋巴细胞百分比( β=0.305, P<0.001)、血浆渗透浓度( β=-0.362, P<0.001)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相关。 结论:ADPKD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腰胀腰痛、肉眼血尿,可贯穿慢性肾脏病全期,肾外表现以多囊肝多见。血红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百分比、血浆渗透浓度可能与ADPKD疾病进展相关。
文献关键词:
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危险因素;临床特点
作者姓名:
邓美丽;田茂青;瞿转;胡晓熠;王惠明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病内科,武汉 43006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邓美丽;田茂青;瞿转;胡晓熠;王惠明-.103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2(08):685-692
A类:
B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肾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DPKD,武汉大学,医院住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疾病严重程度,外表,多囊肝,肉眼血尿,腰痛,可出,早期治疗,药物保守治疗,肾囊肿,少数行,外科手术治疗,终末期肾病,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百分比,血白蛋白,慢性肾脏病,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率相关,疾病进展,肾功能不全
AB值:
0.2305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