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5个鳃耳(肾)综合征家系的致病突变和诊疗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筛查5个鳃耳(肾)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基因,探讨其表型特征和临床诊疗情况。方法:招募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经临床诊断为鳃耳(肾)综合征的5个家系,收集家族史和病史信息,绘制家系图。对先证者及家系成员进行听力学、颞骨影像学及肾脏学检查。获取外周血提取DNA,利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筛查鳃耳(肾)综合征分子病因。对确诊患者建议并实施相应临床干预。结果:5个家系共8人被诊断为鳃耳(肾)综合征。8例患者均存在听力损失、耳前瘘管和不同程度耳畸形,4例患有鳃裂瘘管或囊肿。除2例未明确肾脏表型,余6例经肾脏B超或CT检查未发现肾脏异常。基因检测确定4个致病或可能致病的 EYA1基因变异(NM_000503.6:c.1715G>T;c.1140+1G>A;c.639G>C;c.1475+1G>C),其中c.1715G>T变异为首次报道。3例患者行听骨链重建术后,听力无明显改善,其中2例验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而获得满意的听力康复效果。 结论: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可辅助鳃耳(肾)综合征的诊断和遗传咨询。听力损失、耳前瘘管、耳畸形和鳃裂瘘管或囊肿是本研究鳃耳(肾)综合征患者的常见表型。鼓室探查听骨链重建对改善鳃耳(肾)综合征患者听力损失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可以帮助其实现听力康复。
文献关键词:
鳃耳肾综合征;EYA1基因 ;听觉丧失;二代测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冯海锋;许红恩;陈蓓;孙淑萍;曾焙枰;汤文学;卢伟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医院耳科,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精准医学中心,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准医学研究应用中心,郑州 4500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冯海锋;许红恩;陈蓓;孙淑萍;曾焙枰;汤文学;卢伟-.5个鳃耳(肾)综合征家系的致病突变和诊疗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2(12):1433-1441
A类:
鳃裂瘘管,1715G,1140+1G,639G,1475+1G,鳃耳肾综合征
B类:
家系,致病突变,诊疗分析,致病基因,表型特征,临床诊疗,招募,月经,收集家,家族史,先证者,颞骨,二代高通量测序,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子病,临床干预,听力损失,耳前瘘管,耳畸形,患有,囊肿,肾脏异常,基因检测,EYA1,基因变异,NM,首次报道,听骨链重建,重建术,助听器,听力康复,康复效果,遗传咨询,鼓室,探查,定局,人工耳蜗植入,听觉丧失,二代测序
AB值:
0.2830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