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CCCG-ALL-2015方案多中心临床报告
文献摘要:
目的:评价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研究(CCCG-ALL-2015)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效果及主要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采用CCCG-ALL-2015统一方案对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就诊于CCCG-ALL协作组20家医院的7 640例初诊ALL患儿进行分层治疗。根据临床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危险度分组,并根据诱导治疗第19天、46天微小残留病(MRD)结果调整危险度,不同危险度予以不同强度的化疗,全程无放疗。方案设计2个随机对照研究:费城染色体阳性ALL(Ph +ALL)患儿在化疗基础上随机接受达沙替尼(Ph-D组)或伊马替尼(Ph-I组)治疗;根据维持治疗后期是否加用7个周期的地塞米松和长春新碱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加用,B组为不加用),比较两组生存率差异。总生存率(OS)和无事件生存率(EFS)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组间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多因素模型。 结果:共7 640例患儿入组,男4 521例、女3 119例。7 508例获得完全诱导缓解,诱导缓解率为98.3%。189例Ph +ALL患儿随机研究显示,达沙替尼(Ph-D)5年EFS优于伊马替尼(Ph-I)[60.1%(95% CI 49.8%~72.5%)比39.4%(95% CI 26.9%~57.7%),χ 2=5.00, P=0.020]。维持治疗期间是否加用地塞米松和长春新碱随机研究显示,低危患儿A、B两组间EFS和OS差值单侧95% CI上限分别为0.02和0.01,中、高危患儿A、B两组间EFS和OS差值单侧95% CI上限分别为0.05和0.01,小于预设的非劣效边界值0.05。整组患儿随访3.5(2.4,4.8)年,5年OS和EFS分别为90.9%(95% CI 90.2%~91.7%)和80.1%(95% CI 79.0%~81.2%),累积复发率15.3%(95% CI 14.3%~16.3%),单纯中枢神经系统(CNS)累积复发率为1.9%(95% CI 1.6%~2.2%),累及CNS累积复发率为2.7%(95% CI 2.3%~3.1%)。5年治疗相关累积病死率为1.3%(95% CI 1.0%~1.6%)。多因素分析发现B-ALL中,年龄≥10岁、男性、初诊白细胞计数≥50×10 9/L、初诊时中枢类型为CNS2或CNS3、有BCR-ABL融合基因、KMT2A基因重排、无ETV6-RUNX1融合基因、诱导第19天、第46天MRD>0.01%均为预后不良因素(均 P<0.05);T-ALL中有BCR-ABL融合基因、诱导第46天MRD>0.10%为预后不良因素(均 P<0.05)。 结论:无颅脑预防性放疗的CCCG-ALL-2015方案远期预后良好,CNS复发率低,治疗相关病死率低,达沙替尼在Ph +ALL中比伊马替尼更有效。维持治疗后期去掉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并不降低预后。
文献关键词:
儿童;白血病;随机对照试验;多中心研究
作者姓名: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多中心研究协作组
作者机构: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15多中心研究协作组-.CCCG-ALL-2015方案多中心临床报告)[J].中华儿科杂志,2022(10):1002-1010
A类:
+ALL,CNS2,CNS3
B类:
CCCG,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相关因素,协作组,初诊,生物学特征,危险度,诱导治疗,微小残留病,MRD,不同强度,全程无,放疗,随机对照研究,费城染色体阳性,Ph ,达沙替尼,伊马替尼,地塞米松,长春新碱,不加,总生存率,OS,无事件生存,EFS,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Log,rank,多因素分析,Cox,多因素模型,诱导缓解,缓解率,维持治疗期,治疗期间,高危患儿,边界值,整组,中枢神经系统,积病,病死率,白细胞计数,10 ,BCR,ABL,融合基因,KMT2A,基因重排,ETV6,RUNX1,预后不良,不良因素,颅脑,远期预后,中比,去掉,不降,低预后,随机对照试验,多中心研究
AB值:
0.3019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