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北京儿童医院改良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04方案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评价北京儿童医院(BCH)改良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04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采用BCH改良HLH-04方案(诱导期将地塞米松替换为甲泼尼龙、减低依托泊苷的剂量和频次、除自身免疫相关HLH外不使用环孢素)治疗的110例HLH患儿作为改良组,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中心收治的应用标准HLH-04方案治疗的102例HLH患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早期缓解率、生存率、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改良组患儿发病年龄为 1.9(1.1,3.5)岁,男 65 例,女 45 例;对照组发病年龄为2.0(1.2,4.6)岁,男 47 例,女 55 例。两组患儿在发病年龄及性别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除纤维蛋白原[1.3(1.0,1.7)比1.1(0.8,1.4)g/L,
Z=-2.67,
P=0.008]、自然杀伤细胞活性[13.9(13.4,16.3)%比14.9(12.0,16.1)%,
Z=-2.34,
P=0.028]之外,两组患儿在病因、病程、首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改良组与对照组患儿2个月、3年总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4.5%(93/110)比76.5%(78/102),78.2%(86/110)比67.6%(69/102),χ
2=2.28、3.07,
P=0.131、0.080]。骨髓抑制主要发生于前3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7.3%(52/110)比62.7%(64/102),χ
2=5.11,
P=0.024]。与对照组相比,改良组真菌感染率较低[3.6%(4/110)比13.7%(14/102),χ
2=6.93,
P=0.008]。改良组死于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患儿较少[8.0%(2/25)比30.3%(10/33),χ
2=4.31,
P=0.038]。
结论:BCH改良HLH-04方案减低了化疗强度,总体疗效不劣于标准HLH-04方案,明显降低了化疗相关骨髓抑制率、真菌感染率和病死率。
文献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细胞性;儿童;队列研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程芬芬;马宏浩;焦莹;魏昂;廉红云;王冬;杨颖;赵晓曦;李志刚;王天有;张蕊
作者机构: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 儿童血液病与肿瘤分子分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 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儿科研究所血液疾病研究室,北京 100045;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芬芬;马宏浩;焦莹;魏昂;廉红云;王冬;杨颖;赵晓曦;李志刚;王天有;张蕊-.北京儿童医院改良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04方案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儿科杂志,2022(08):804-809
A类:
B类:
儿童医院,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疗效及安全性,安全性评价,BCH,HLH,回顾性队列研究,血液肿瘤,肿瘤中心,诱导期,地塞米松,甲泼尼龙,减低,依托泊苷,自身免疫,免疫相关,不使用,环孢素,应用标准,缓解率,秩和检验,发病年龄,纤维蛋白原,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首发,实验室检查,面差,总生存率,真菌感染,感染率,死于,化疗后,总体疗效,劣于,化疗相关骨髓抑制,骨髓抑制率,病死率,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嗜血
AB值:
0.27671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