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儿童Castleman病临床病理和治疗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病理表型、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Castleman病的15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15例Castleman病患儿中男12例、女3例,就诊年龄12(10,15)岁,发现肿块至病理确诊的时间为9.0(2.0,13.0)个月,大多数患儿为单中心型(13例)。组织病理学类型多为透明血管型(11例)。单中心型病变最常见于颈部(11例),13例单中心型Castleman病患儿均接受了病灶完整手术切除治疗,随访时间20.0(13.5,50.5)个月,预后良好。多中心型Castleman病患儿2例,病理类型均为混合型,符合特发性Castleman病标准,2例患儿均进行手术部分切除,1例采用利妥昔单抗和泼尼松联合治疗,1例采用沙利度胺和泼尼松联合治疗,随访时间分别为32个月和10个月,均预后良好。结论:儿童Castleman病大多数延迟确诊,单中心型为主,最常见的病理类型透明血管型,单中心型多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多中心型常有全身症状,整体预后良好。
文献关键词:
巨淋巴结增生;儿童;病理学,临床;预后
作者姓名:
孟庆磊;李白;王一铭;刘玉峰;鲍俊涛;王晓晖;张书峰
作者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郑州 45000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郑州 4500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孟庆磊;李白;王一铭;刘玉峰;鲍俊涛;王晓晖;张书峰-.儿童Castleman病临床病理和治疗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22(03):227-231
A类:
B类:
Castleman,临床病理,治疗分析,临床特点,郑州大学,实验室检查,中男,肿块,单中心型,组织病理学类型,透明血管型,常见于,手术切除,切除治疗,随访时间,多中心型,病理类型,混合型,特发性,手术部,部分切除,利妥昔单抗,泼尼松,联合治疗,沙利度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巨淋巴结增生
AB值:
0.257837
相似文献
儿童及青少年横纹肌肉瘤多中心临床研究——CCCG-RMS-2016中期研究报告
段超;张伟令;孙青;刘江华;马典庆;徐艳丽;郭雪梅;彭晓敏;陈开澜;赵艳霞;徐娜;李静;孙立荣;李建新;黎阳;方拥军;袁晓军;屈丽君;刘炜;赵卫红;黄东生;倪鑫;马晓莉-100045 北京,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肿瘤中心肿瘤内科,北京市儿童血液肿瘤重点实验室,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073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100034北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450018 郑州,河南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30000 合肥,安徽省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00092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100191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510000 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肿瘤专科;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266003 青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