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幼儿园游戏实践反思:针对"无聊的幼儿"这一现象
文献摘要: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表征自己想法和进行意义建构的载体,也是展示儿童独特性的窗口".幼儿是天生的游戏者,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①近年来,随着"课程游戏化" "自主游戏"等理论的探讨与实践,幼儿园游戏实践也在不断地得到研讨、实施、再研讨.近期,笔者观摩了形式各异的幼儿园游戏实践,表面上看所有的游戏都是热闹非凡,但是笔者在蹲下来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却多次听到了"我都会了,没意思"这类童言童语.这一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和思考:教师该如何面对游戏中幼儿兴趣丧失的现象呢?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玉娇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玉娇-.幼儿园游戏实践反思:针对"无聊的幼儿"这一现象)[J].幼儿教育研究,2022(01):28-30
A类:
B类:
幼儿园游戏,实践反思,无聊,征自,想法,意义建构,天生,课程游戏化,自主游戏,探讨与实践,观摩,形式各异,热闹非凡,蹲下来,听到,没意思,幼儿兴趣
AB值:
0.3993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