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之思
文献摘要:
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可谓一场"哥白尼式"革命,即教学逻辑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人工智能赋能正在这一逻辑转换中展开:在教学设计阶段,助力精准识别教学对象、分层设计教学目标、有效供给教学内容;在教学实施阶段,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深度学习;在教学评价阶段,推动循证教学评价、全面教学评价以及精准高效教学评价的开展.需要警惕人工智能的"技术利维坦"问题,如人工智能可能削弱教师教学的主导性、阻滞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加剧校际数字鸿沟等.对此,需要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整合优化思政课教学内容、健全智能思政课教学的保障体系,以实现人工智能时代思政课混合式教学高质量发展.
文献关键词:
人工智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陶磊;汪萍平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 21116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陶磊;汪萍平-.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12):119-126
A类:
B类:
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高校思政课,哥白尼,教学逻辑,逻辑转换,设计阶段,精准识别,别教,分层设计,设计教学,有效供给,教学实施,实施阶段,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循证教学,面教学,精准高效,高效教学,利维坦,教师教学,主导性,剧校,校际,数字鸿沟,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整合优化,思政课教学,全智能,智能思政,人工智能时代,以学生为中心
AB值:
0.3563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