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试论《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文献摘要:
茹志鹃自述《百合花》曾因"感情阴郁"几经退稿,一番曲折后才在当时较为边缘的杂志《延河》1958年第三期发表.出乎意料的是,发表之后时任文化部长茅盾称赞这篇文章"清新俊逸""富于抒情诗风味"[1],认为茹志鹃用另类的笔调表现了军民关系的庄严主题.这使得《百合花》得到了文坛的极大关注,却也在政治意识形态框架下过早地将它定性为表现军民鱼水情的主题内蕴.茅盾的阐释,历史背景是五十年代末反右派斗争的高潮,许多知识分子和作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作者茹志鹃也是感慨于当时人与人之间紧张的关系而创作了《百合花》,怀念战争时期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这样另类的文本风格显然不符合当时的"政治正确",极易受到攻击和批判;茅盾的阐释一方面为它提供了"正统"解释的保护,另一方面却也阻碍、遮蔽了对其多重解读的可能,此后欧阳文彬、侯金镜、魏金枝等人的评论始终没有脱离这一框架.直到九十年代意识形态在文学批评中逐渐被解构,新理论、新方法引入,对它的多重解读与再阐释才崭露头角.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黄秀萍
作者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秀萍-.试论《百合花》的艺术特色)[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1):110-113
A类:
反右派斗,魏金枝
B类:
百合花,艺术特色,茹志鹃,自述,感情,阴郁,几经,退稿,一番,延河,第三期,出乎意料,时任,文化部长,茅盾,称赞,篇文章,清新俊逸,富于,抒情诗,诗风,风味,另类,笔调,军民关系,庄严,文坛,政治意识形态,下过,过早地,军民鱼水,鱼水情,内蕴,历史背景,五十年代,高潮,知识分子,感慨,时人,人与人,怀念,人性美,人情,正统,遮蔽,欧阳,阳文,一框,九十年代,文学批评,崭露头角
AB值:
0.435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