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维度发展顺序探究——来自结构方程模型和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的证据
文献摘要:
教师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相对独立但也存在相互影响,对其发展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尽早识别倦怠症状.本研究对3837名小学教师进行追踪测试,测试间隔为3年,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维度最优发展模型为"T1的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分别预测T2的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T1的去人性化预测T2的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且最优发展模型具有性别间的一致性和教龄段之间的一致性.这一结果支持并强调了去人性化在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识别教师职业倦怠早期症状并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阻断教师职业倦怠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关键词:
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结构方程模型;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发展模型
作者姓名:
谢敏;李峰;罗玉晗;柯李;王侠;王耘
作者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珠海519087;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 100875;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谢敏;李峰;罗玉晗;柯李;王侠;王耘-.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维度发展顺序探究——来自结构方程模型和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的证据)[J].心理学报,2022(04):371-384
A类:
交叉滞后网络分析,交叉滞后网络分析模型
B类:
小学教师,教师职业倦怠,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发展关系,解职,早识别,测试间,发展模型,有性,教龄,别教,相应措施
AB值:
0.1263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