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如何突破"科研围城"——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文献摘要:
提高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是助力博士后突破"科研围城"的内生路径.研究针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展开问卷调查,探究个体特征、组织制度和学术环境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及运作机制.结果显示,性别、学科类型、聘任类型、毕业院校与工作单位的同一性、科研投入时间、参加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对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控制个体特征变量后,学术评价、管理制度、组织支持和科研效能感对科研创新能力仍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各类变量对中低分位值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效益更高;科研效能感对解释博士后科研创新思维、科研创新实践和科研创新特质差异的贡献率最高;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表现出从宏观到微观、从环境到个体的逐级传递效应.基于此,建议在以下三方面采取措施以激发科研创新能力:因材施策、因人而异,分层分类提供支持性资源;净化学术生态环境,重构学术系统的文化氛围和评价规则;改善博士后管理制度与组织支持,优化科研经费资助体系和职业晋升机制.
文献关键词:
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学术评价;管理制度;组织支持;科研效能感
作者姓名:
马立超;姚昊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 教育研究院,北京100084;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上海200062
引用格式:
[1]马立超;姚昊-."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后如何突破"科研围城"——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05):68-79
A类:
B类:
双一流,建设高校,围城,科研创新能力,内生路径,个体特征,组织制度,学术环境,影响效应,运作机制,学科类型,聘任,工作单,同一性,科研投入,投入时间,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特征变量,学术评价,组织支持,科研效能感,提升效益,创新思维,科研创新实践,制表,逐级,传递效应,采取措施,因材,因人而异,分层分类,支持性,学术生态环境,学术系统,文化氛围,评价规则,博士后管理,科研经费,资助体系,晋升机制
AB值:
0.3395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