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小檗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探讨
文献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小檗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数据库及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检索并预测小檗碱的靶点,通过DrugBank、OMIM、GeneCards、DisGeNET、TTD数据库获得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相关靶点,两者取交集即得小檗碱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作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关键靶点,并对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细胞实验观察小檗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关键靶基因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DC42)、肉瘤病毒蛋白(SRC)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共获得小檗碱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靶点44个,筛选出关键靶点6个.分子对接显示,关键靶点CDC42、SR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MAPK8及雌激素受体1(ESR1)与小檗碱亲和力较好.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小檗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信号通路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受体相关蛋白1(Rap1)信号通路、鞘脂信号通路、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等.细胞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CDC42、SRC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小檗碱中、高剂量能明显升高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细胞的活力(P<0.05,P<0.01),降低CDC42、SRC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调节CDC42、ESR1、MAPK14、MAPK8和SRC等核心靶点,干预VEGF信号途径、血小板活化通路等,发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小檗碱;网络药理学;缺血性脑卒中;药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世江;郭彦杰;张林丽;谭军
作者机构:
新乡医学院 第三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河南 新乡 453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世江;郭彦杰;张林丽;谭军-.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小檗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探讨)[J].中国现代中药,2022(02):284-293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小檗碱,缺血性脑卒中,机制探讨,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BATMAN,SwissTargetPrediction,DrugBank,OMIM,GeneCards,DisGeNET,TTD,脑卒中疾病,交集,作用靶点,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蛋白,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关键靶点,分子对接,DAVID,基因本体,生物学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细胞实验,实验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键靶基因,细胞分裂,CDC42,肉瘤,病毒蛋白,SRC,共获,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4,MAPK8,雌激素受体,ESR1,亲和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活化,Rap1,鞘脂,神经营养素,氧葡萄糖剥夺,细胞活力,高剂量,高氧,核心靶点,信号途径,药理机制
AB值:
0.2557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