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UPLC-Q-TOF-MS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分析黄连水炒吴茱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为阐明樟帮特色炮制品黄连水炒吴茱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该研究采用UPLC-Q-TOF-MS技术、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方法,预测慢性结肠炎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并构建慢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对核心靶点进行验证.通过UPLC-Q-TOF-MS技术鉴定出48种化合物;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得到潜在活性成分31种及药物靶点453个;在GeneCards、OMIM、PharmGKB、TDD数据库筛选得到3 960个慢性结肠炎相关靶点,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匹配所得交集靶点导人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借助CytoNCA插件筛选出90个关键靶点,筛选出异鼠李素、槲皮素、柠檬苦素、氧化小檗碱等关键成分;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靶点主要涉及蛋白质磷酸化的正调节、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等生物学过程,通过PI3K-Akt、VEGF、HIF-1、TNF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作用.构建慢性结肠炎小鼠模型,黄连水炒吴茱萸干预后可改善结肠病理损伤,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抑制PI3K-Akt通路的激活,并降低VEGFA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黄连水炒吴茱萸;网络药理学;慢性结肠炎;UPLC-Q-TOF-MS;PI3K-Akt通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文燕;向茜;王蝉;吴晓莹;朱盈徽;杨丹阳;陈雨迅;肖小林;龚千锋;于欢
作者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西南昌33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文燕;向茜;王蝉;吴晓莹;朱盈徽;杨丹阳;陈雨迅;肖小林;龚千锋;于欢-.UPLC-Q-TOF-MS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分析黄连水炒吴茱萸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J].中国中药杂志,2022(19):5316-5326
A类:
黄连水炒吴茱萸,樟帮
B类:
UPLC,TOF,网络药理学,验证分析,慢性结肠炎,炮制品,验证方法,作用靶点,结肠炎小鼠,小鼠模型,核心靶点,技术鉴定,SwissTargetPrediction,活性成分,药物靶点,GeneCards,OMIM,PharmGKB,TDD,选得,靶点匹配,交集靶点,STRING,蛋白质相互作用,PPI,CytoNCA,插件,关键靶点,异鼠李素,槲皮素,柠檬苦素,小檗碱,关键成分,DAVID,富集分析,蛋白质磷酸化,一氧化氮,生物合成,合成过程,正调控,负调控,生物学过程,PI3K,Akt,HIF,结肠病理,病理损伤,VEGFA
AB值:
0.2754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