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天麻眩晕宁颗粒治疗梅尼埃病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天麻眩晕宁颗粒治疗梅尼埃病的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台湾中医药数据库收集天麻眩晕宁颗粒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OMIM、DisGeNET、TTD和DrugBank数据库检索梅尼埃病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 3.9.0构建"药物-成分-预测靶点"网络、"药物-成分-潜在靶点"网络、梅尼埃病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R软件RStudio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对筛选出的有效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天麻眩晕宁颗粒的活性成分191种,以及梅尼埃病潜在靶点117个.GO分析过程涉及2 263条生物过程、108条细胞组分和196条分子功能.KEGG富集分析得到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钙离子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和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等158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成分与相关靶点之间结合能较低,亲和力较好.结论:本研究验证和预测了天麻眩晕宁颗粒中的活性成分谷甾醇、泽泻醇C和去氢钩藤碱等能作用于多个靶点,调控多条通路实现对梅尼埃病的治疗,为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文献关键词:
天麻眩晕宁颗粒;梅尼埃病;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作者姓名:
李嘉琪;黄佳奇;时锐;黄志鸿;伍超;张景媛;张繁芹;刘鑫馗;程国良;李冰;吴嘉瑞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102488;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嘉琪;黄佳奇;时锐;黄志鸿;伍超;张景媛;张繁芹;刘鑫馗;程国良;李冰;吴嘉瑞-.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天麻眩晕宁颗粒治疗梅尼埃病的作用机制)[J].中国药师,2022(09):1507-1515
A类:
天麻眩晕宁颗粒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技术探讨,梅尼埃病,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台湾,中医药数据,活性成分,作用靶点,OMIM,DisGeNET,TTD,DrugBank,数据库检索,Cytoscape,潜在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PPI,RStudio,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有效成分,关键靶点,选得,生物过程,人类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钙离子信号通路,凝集素,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关键成分,结合能,亲和力,谷甾醇,泽泻,去氢钩藤碱,多条
AB值:
0.2253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