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种源银柴胡及其伪品的ITS2序列分析与鉴别
文献摘要:
目的:采用基于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的分子鉴定法分别对17份不同种源银柴胡和6种伪品基原植物进行分析和鉴别.方法:对植物样品进行DNA提取、扩增、测序,并检索GenBank数据库,获取17份不同种源银柴胡及6种伪品的ITS2序列.采用ITS2数据库进行注释,去除5.8S和28S片段,获得完整的ITS2序列,利用MEGA 8.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K2P遗传距离、构建邻接(NJ)系统发育树,采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和"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进行BLAST分析和物种鉴定,并利用ITS2数据库预测二级结构.结果:17份银柴胡样品共得到3个单倍型ITS2序列(YCH1、YCH2和YCH3),经与银柴胡标准ITS2序列比对,发现YCH1和YCH2与标准序列一致,但YCH3有4处碱基缺失,表现出0.936的遗传距离,在系统发育树中被单独聚为一个分支,并具有不同的二级结构;6种伪品的ITS2序列在长度、鸟嘌呤+胞嘧啶占比、变异位点、遗传距离、NJ系统发育树和二级结构上均与银柴胡ITS2序列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结论:基于ITS2序列的分子鉴定方法可以有效鉴别银柴胡真伪,不同种源银柴胡的遗传物质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文献关键词:
银柴胡;内转录间隔区2;DNA条形码;种质资源;真伪鉴别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振凯;冯璐;杨燕;宋乐;王红;李彦青;高跳;彭励
作者机构:
宁夏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振凯;冯璐;杨燕;宋乐;王红;李彦青;高跳;彭励-.不同种源银柴胡及其伪品的ITS2序列分析与鉴别)[J].中国现代中药,2022(12):2335-2341
A类:
YCH1,YCH2,YCH3
B类:
不同种源,银柴胡,伪品,ITS2,序列分析,内转录间隔区,分子鉴定,基原,对植,植物样品,GenBank,28S,MEGA,序列比对,K2P,遗传距离,邻接,NJ,系统发育树,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中药材,条形码,BLAST,物种鉴定,二级结构,单倍型,碱基缺失,被单,鸟嘌呤,胞嘧啶,变异位点,序列表,鉴定方法,遗传物质,种质资源,真伪鉴别
AB值:
0.2682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