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化学成分群加和性分子描述符的中药浸膏粉溶化性预测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化学成分群加和性分子描述符建立中药浸膏粉溶化性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原位浊度传感器评价中药浸膏粉溶化性,对测试方法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以13种代表性中药(广藿香、当归、薄荷、瞿麦、银柴胡、乌梅、葛根、细辛、益母草、苦参、熟地黄、荆芥和川芎)浸膏粉为研究对象,检索每种中药所含化学成分,根据成分的分子描述符计算出每种中药化学成分群平均性质,进而采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法建立该平均性质与对应中药溶液浊度值的关联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 中药浸膏粉溶化性客观评价方法的重复性和耐用性良好;对从13种中药中检索得到的1840种成分分子描述符进行主成分分析后,由得分图和载荷图结果可知分子描述符可以区分出溶解度有差异的化学成分类别;随机划分校正集和验证集后,基于化学成分群加和性分子描述符预测溶液浊度值的PLS预测模型的R2X cum=0.873,R2Y cum=0.998,Q2 cum=0.869;川芎、荆芥和益母草的浊度预测误差分别为3.4%、9.3%、23.8%.结论 基于化学成分群加和性分子描述符的中药浸膏粉溶化性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为从中药整体成分层面预测宏观物性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中药浸膏粉;溶化性;化学成分群;分子描述符;浊度传感器;广藿香;当归;薄荷;瞿麦;银柴胡;乌梅;葛根;细辛;益母草;苦参;熟地黄;荆芥;川芎;偏最小二乘法;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文静;齐飞宇;霍晓乾;卢雪明;张志强;张燕玲;乔延江;徐冰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学系,北京 102400;北京市科委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400;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 102400;山东省食品药品审评查验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北京 101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文静;齐飞宇;霍晓乾;卢雪明;张志强;张燕玲;乔延江;徐冰-.基于化学成分群加和性分子描述符的中药浸膏粉溶化性预测研究)[J].中草药,2022(22):7029-7038
A类:
B类:
化学成分群,加和性,分子描述符,中药浸膏粉,溶化性,预测研究,浊度传感器,法条,广藿香,当归,薄荷,瞿麦,银柴胡,乌梅,葛根,细辛,益母草,苦参,熟地黄,荆芥,川芎,所含,含化,中药化学成分,partial,least,squares,PLS,浊度值,关联预测,客观评价方法,耐用性,分出,溶解度,分类别,分校,验证集,R2X,cum,R2Y,Q2,预测误差,预测能力,体成分,观物,偏最小二乘法
AB值:
0.2298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