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鉴别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传统经验鉴别和理化鉴别技术区分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巴戟天的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进行扩增;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以及利用构建NJ树的方法推断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基原;比较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种内、种间差异;比较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性状和薄层色谱行为差异.结果: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经NJ树聚类分析和与GenBank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巴戟天饮片与其混伪品分支明显,11批巴戟天混伪品被鉴定到7个种,分别为印度羊角藤(羊角藤)、蔓虎刺、硃砂根、木通、黑老虎、合蕊五味子(铁箍散)、南五味子;种内、种间变异分析结果显示,5批巴戟天饮片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巴戟天饮片与其他7个混伪品的最小种间遗传距离为0.037;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性状和薄层色谱行为存在差异.结论: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可有效区分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为巴戟天饮片正伪品的鉴别以及标准提升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文献关键词:
巴戟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DNA条形码技术;薄层色谱鉴别技术;中药鉴定;经验鉴别;理化鉴别
作者姓名:
乔菲;刘杰;房文亮;过立农;戴胜云;连超杰;马双成;郑健
作者机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26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乔菲;刘杰;房文亮;过立农;戴胜云;连超杰;马双成;郑健-.巴戟天饮片及其混伪品的鉴别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22(04):668-675
A类:
硃砂,铁箍,薄层色谱鉴别技术
B类:
巴戟天,饮片,混伪品,条形码技术,传统经验鉴别,理化鉴别,聚合酶链式反应,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GenBank,BLAST,NJ,基原,种内,种间差异,行为差异,示巴,支明,羊角,虎刺,木通,黑老虎,南五味子,种间变异,变异分析,遗传距离,小种,标准提升,中药鉴定
AB值:
0.2233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