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儿童髓系肉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髓系肉瘤(MS)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识别及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儿童MS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27例行CT检查,其中21例同时行MRI检查,分析其CT及MRI特征.结果 27例患儿中,男性20例(74%),女性7例(26%),中位年龄3.5(0.6~10.8)岁.23例为MS合并AML,4例为孤立性MS.儿童MS病灶以多发为主,多见于眼眶,还可见于胸膜、前中颅窝底、颅板下、皮下结节和脊柱旁等部位,肿块为实性,呈梭形或不规则形,瘤体大小不等.在CT上,病灶与肌肉组织相比呈等密度,与邻近的脑组织相比,呈稍高密度,无钙化;在MRI上,肿块在T1W1呈等信号,在T2WI以高或等信号为主,伴弥散受限.病灶可以对邻近的肌肉和骨骼组织侵犯和破坏,还可以侵犯椎间孔及椎管,压迫脊髓,同时还常伴有淋巴结肿大、脾大及肝大.结论 在影像学提示儿童存在实性强化肿块且边界不清、具有一定的侵袭性时应该考虑MS的可能,儿童MS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根据这些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应建议临床围绕MS展开检查,便于早期诊断.
文献关键词:
髓系肉瘤;儿童;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作者姓名:
张宏;于彤;王岩;尹光恒;吕艳秋;姚兴凤;于皎乐;彭芸;段晓岷
作者机构:
100045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影像中心;100045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病理科;100045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血液一科
引用格式:
[1]张宏;于彤;王岩;尹光恒;吕艳秋;姚兴凤;于皎乐;彭芸;段晓岷-.儿童髓系肉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22(06):383-389
A类:
B类:
髓系肉瘤,影像学表现,表现分析,影像学特征,早期识别,诊断能力,时行,AML,孤立性,发为,多见于,眼眶,胸膜,中颅窝,皮下结节,脊柱,肿块,瘤体,大小不等,肌肉组织,脑组织,钙化,T1W1,T2WI,弥散,骨骼组织,椎间孔,椎管,压迫,脊髓,淋巴结肿大,脾大,侵袭性,特征性,床围,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AB值:
0.3888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