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既有基础螺旋桩顶升纠偏机理透明土试验
文献摘要:
既有建(构)筑物基础纠偏与加固技术是建(构)筑物倾斜纠正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也是现代建筑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古建筑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既有基础环境下螺旋桩沉桩过程中的挤土效应,探讨顶升法纠偏过程中的既有基础下部土体位移场、基础变形、作用机理以及纠偏效果,基于透明土材料与PIⅤ图像处理技术,开展螺旋桩顶升纠偏既有基础的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沉桩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无基础一侧的桩侧土体的位移,土体扰动最大影响范围可达11倍桩径;既有独立基础下土体位移相对较小;纠偏过程中基础下土体大致呈以基础中心为圆心的圆弧状运动趋势,运动方向与基础纠偏转动方向相同,沿深度方向对土体的最大影响范围在0.57倍基础宽度左右;纠偏过程中各监测点位移随倾角基本上呈线性变化,顶升侧最终达到了约2.9 mm的竖直位移量,约为设计顶升量的50%.利用透明土材料与PIⅤ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试验,可以对具体既有建(构)筑基础纠偏加固现场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既有基础;纠偏;螺旋桩;位移场;模型试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智文;孔纲强;付贵海;王文明;胡达;张根宝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 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试验室,江苏 南京 210098;湖南城市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山东建筑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智文;孔纲强;付贵海;王文明;胡达;张根宝-.既有基础螺旋桩顶升纠偏机理透明土试验)[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22(08):2259-2267
A类:
顶升纠偏
B类:
既有基础,螺旋桩,纠偏机理,透明土试验,加固技术,现代建筑,建筑技术,古建筑保护,基础环,沉桩,挤土效应,顶升法,土体位移,位移场,基础变形,图像处理技术,模型试验,一侧,土体扰动,影响范围,桩径,独立基础,下土,移相,圆心,圆弧状,偏转,转动方向,监测点位,点位移,基本上,线性变化,竖直位移,位移量,筑基,纠偏加固,现场设计,设计与施工
AB值:
0.3786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