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中国东南沿海黄鳍棘鲷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文献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线粒体控制区序列进行分析的技术手段,对中国宁德(ND)、厦门(XM)、漳浦(ZP)、南澳岛(NAD)、湛江(ZJ)、海口(HK)与北海(BH)的7个野生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东南沿海的野生黄鳍棘鲷群体呈现出中等以上的遗传多样性特征,48个黄鳍棘鲷样品的控制区序列长度为580 bp,单倍型数目为44个,总体的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996和0.01730.7个野生黄鳍棘鲷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1028~0.02987.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6841~0.54586,北海群体和其他群体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AMOVA分析显示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占比为83.34%,大部分遗传变异发生在组群内;但北海群体与其他6个群体分为两个组群后,组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比为42.66%,两个组群间存在较大程度的遗传变异.基于Kimrua距离法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中显示北海群体聚为一个分支,另外6个群体聚为一支.基于TCS network构建的单倍型网络图中44个单倍型混杂在一起,未按照水系格局和地理距离进行分布,表明黄鳍棘鲷群体间未形成多个单系群.本研究可为中国东南沿海野生黄鳍棘鲷群体的种质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黄鳍棘鲷;线粒体控制区;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
作者姓名:
叶幼玲;黄张帆;徐安乐;汪睛;黎中宝
作者机构: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361021;福建省花鲈育种重点实验室,福建 福鼎355200
引用格式:
[1]叶幼玲;黄张帆;徐安乐;汪睛;黎中宝-.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中国东南沿海黄鳍棘鲷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J].应用海洋学学报,2022(04):583-590
A类:
Kimrua
B类:
线粒体控制区,中国东南沿海,黄鳍棘鲷,群体遗传,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宁德,ND,XM,漳浦,ZP,南澳岛,NAD,湛江,ZJ,海口,HK,北海,BH,Acanthopagrus,la,tus,多样性特征,bp,单倍型多样性,多样性指数,Hd,核苷酸多样性,Pi,群体间,分化程度,遗传距离,FST,AMOVA,群体内,遗传变异,组群,系统进化树,TCS,network,网络图,水系格局,地理距离,单系群,种质资源利用,海洋生物学
AB值:
0.3616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