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mtDNA D-Loop区和Cytb基因的清水江斑鳜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摘要:
为了解贵州省境内清水江流域野生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利用mtDNA Cytb基因和D-Loop区测序技术,分析了清水江287尾野生斑鳜的遗传结构及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分别获得287条斑鳜的完整Cytb基因序列(1141 bp)和部分D-Loop区序列(840~841 bp);两个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中A+T含量分别为51.6%和64.1%,均高于C+G含量的48.4%和35.9%,多态位点分别有23和44个,单倍型数分别为25和43种;单倍型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821±0.018(0.0020±0.0001)和0.919±0.009(0.0083±0.0003);群体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1和0.0087;AMOVA分析显示,群体内个体间变异是变异的主要来源(Cytb基因为97.54%,D-Loop区为97.32%);NJ系统发生树显示,Cytb和D-Loop区基因都聚为两支,两支的单倍型在河流的上、中、下游均有分布;清水江野生斑鳜群体的mtDNA Cytb的Fu's Fs值呈显著负值(-0.9553,P=0.007),检测出了种群扩张,据公式推算,清水江斑鳜种群于0.176Ma年前发生了种群扩张,而D-Loop区符合中性进化的假设,未检测到种群扩张.综上所述,清水江野生斑鳜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现象,遗传多样性高,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可为清水江野生斑鳜资源保护和持续发展与利用提供基础参考材料.
文献关键词:
斑鳜;遗传多样性;Cytb;D-Loop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麻智芳;潘秋芝;安苗;李珊;黄胜;余科
作者机构: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阳 550025;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阳 55149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麻智芳;潘秋芝;安苗;李珊;黄胜;余科-.基于mtDNA D-Loop区和Cytb基因的清水江斑鳜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J].海洋渔业,2022(06):657-669
A类:
scherzeri,176Ma
B类:
mtDNA,Loop,Cytb,斑鳜,群体遗传,遗传多样性分析,清水江流域,Siniperca,遗传结构,条斑,基因序列,bp,碱基组成,A+T,C+G,多态位点,单倍型多样性,多样性指数,核苷酸多样性,群体内,内平,遗传距离,AMOVA,NJ,系统发生树,两支,Fu,Fs,负值,种群扩张,推算,未检,综上所述,遗传分化,分化现象,多态性,资源保护
AB值:
0.283478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