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柴油机排气的O2-NO2对碳烟氧化的协同效应
文献摘要:
柴油机排气温度低于873 K时难以直接氧化碳烟,使得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要实现低温、高效率的再生面临严峻考验.为了明确DPF内O2-NO2快速氧化碳烟的反应机制,基于量子化学与化学动力学,采用微观机理结合宏观分析的手段,探究了 O2-NO2协同氧化碳烟的机理,并对碳烟的氧化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表明:O2-NO2对碳烟的活性位有竞争吸附作用,NO2的吸附能明显高于O2,但O2与碳烟更易形成C(O)及活性O*.NO2易与O2产生的C(O)反应,生成的NO3-可有效氧化活性C*,实现O2-NO2对碳烟氧化的协同效应;中等温度为742 K时,O2与芘基(A4-)反应生成A4O的量保持最多,且O2与NO2摩尔分数比为1/2时,A4-的10 s再生效率最高可达78.1%,NO2摩尔分数越大,则更易于触发协同反应机制,A4-的氧化速率也越快.
文献关键词:
柴油机;碳烟;协同效应;密度泛函理论;化学动力学
作者姓名:
张韦;李泽宏;陈朝辉;孙富贤;杨喜力;彭益源
作者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内燃机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韦;李泽宏;陈朝辉;孙富贤;杨喜力;彭益源-.柴油机排气的O2-NO2对碳烟氧化的协同效应)[J].内燃机学报,2022(03):240-247
A类:
A4O
B类:
NO2,碳烟氧化,排气温度,直接氧化,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生面,严峻考验,快速氧化,反应机制,量子化学,化学动力学,微观机理,宏观分析,定性与定量分析,活性位,竞争吸附,吸附作用,吸附能,NO3,氧化活性,摩尔分数,再生效率,协同反应,氧化速率,越快,密度泛函理论
AB值:
0.2921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