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细胞hnRNP M蛋白与病毒基因组相互作用对塞内卡病毒复制影响的研究
文献摘要:
为研究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M(hnRNP M)在塞内卡病毒(SVA)复制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构建了重组质粒pCAGGS-HA-hnRNP M,将该重组质粒转染至BHK-21细胞后经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其可在细胞中正确表达hnRNP M蛋白.通过在BHK-21细胞中转染pCAGGS-HA-hnRNP M过表达或转染shRNA-hnRNP M敲低hnRNP M表达后感染SVA,利用western blot检测SVA结构蛋白VP2和病毒TCID50,分析hnRNP M对SVA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hnRNP M蛋白可极显著抑制SVA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P<0.01),而敲低hnRNP M蛋白能极显著促进SVA在BHK-21细胞中的复制(P<0.01).进一步利用RNA免疫共沉试验在SVA感染的BHK-21细胞中获得免疫沉淀复合物,提取其RNA后利用SVA基因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宿主细胞hnRNP M蛋白和SVA基因组RNA存在相互作用.通过激光共聚焦试验检测SVA基因组和hnRNP M的定位情况,结果显示SVA感染宿主细胞后hnRNP M从细胞核转移至细胞质中,并与SVA基因组RNA在细胞质中共定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分别在过表达hnRNP M和敲低hnRNP M的细胞中检测SVA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活性,结果显示过表达hnRNP M蛋白能够抑制SVA IRES介导的翻译活性,而下调hnRNP M蛋白的表达则能够促进IRES的活性.上述研究结果首次证实了宿主细胞蛋白hnRNP M与SVA基因组存在相互作用,其可通过抑制IRES的翻译活性进一步抑制SVA复制.本研究为深入研究SVA复制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文献关键词:
塞内卡病毒;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M;抑制作用
作者姓名:
曹志远;魏丹丹;王海伟;孙超;于力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牛羊传染病研究创新团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
引用格式:
[1]曹志远;魏丹丹;王海伟;孙超;于力-.细胞hnRNP M蛋白与病毒基因组相互作用对塞内卡病毒复制影响的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2(03):263-268,283
A类:
B类:
hnRNP,病毒基因组,塞内卡病毒,病毒复制,不均一核糖核蛋白,SVA,研究构建,重组质粒,pCAGGS,HA,质粒转染,BHK,western,blot,中正,过表达,shRNA,敲低,结构蛋白,VP2,TCID50,得免,免疫沉淀,复合物,特异性引物,宿主,主细胞,共聚,试验检测,细胞核,移至,细胞质,共定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分子调控机制
AB值:
0.21656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