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HS-SPME-GC-MS的5份猕猴桃种质风味品质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以5份猕猴桃种质果实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种质的糖酸含量、香气物质构成及感官特征,明确种间差异,为开展猕猴桃果实风味评价、品种改良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系)猕猴桃果实的挥发性香气物质,使用感官评价法评定果实风味.[结果]5份猕猴桃种质果实达到软熟状态后的可溶性总糖含量(w,后同)为11.02%~13.66%,可滴定酸含量为1.15~1.51%,糖酸比为8.50~11.35.共检测出6大类57种有效香气化合物,其中醛、醇、烷、酯、萜烯和其他类分别为3、8、1、22、13和10种,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分别为萜品油烯、丁酸乙酯和2-己烯醛;5份种质分别检测出的香气物质数量为19(苌楚2号)、30(赣猕6号)、18(赣红7号)、21(麻毛10号)和26种(麻毛13号);各种质的主要香气物质也存在差异,酯类物质是苌楚2号、赣红7号和麻毛13号中的主要香气物质类型,萜烯类物质是赣猕6号和麻毛10号中的主要香气物质类型.感官评价综合得分最高的品种(系)为赣猕6号,其次为麻毛13号.[结论]基于糖酸含量、糖酸比、香气物质测定及感官评价探讨了猕猴桃风味品质,明晰了不同猕猴桃种质风味品质的差异.
文献关键词:
猕猴桃;HS-SPME-GC-MS;风味;香气物质;感官评价
作者姓名:
吕正鑫;王海令;贺艳群;刘青;黄春辉;贾东峰;徐小彪
作者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猕猴桃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45;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吕正鑫;王海令;贺艳群;刘青;黄春辉;贾东峰;徐小彪-.基于HS-SPME-GC-MS的5份猕猴桃种质风味品质研究)[J].果树学报,2022(01):47-59
A类:
B类:
HS,SPME,猕猴桃,风味品质,品质研究,糖酸含量,质构,感官特征,种间差异,桃果实,风味评价,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不同品种,挥发性香气物质,感官评价,实达,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香气化合物,相对含量,丁酸乙酯,己烯,烯醛,质数,酯类物质,萜烯类,综合得分
AB值:
0.253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