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娃娃抓起"现象的透视与审思
文献摘要:
"从娃娃抓起"是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战略性口号,对社会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历史推动作用.由于当下对这一口号进行了片面的、扩大化的解读,脱离了当时的历史语境,致使社会中出现各种名目的"从娃娃抓起"现象.透视该现象,可以发现其背后的理论缺陷:成人主导的"塑造式"教育观,抹杀了儿童的主体性;未来生活导向的生活观,造成儿童的工具化;夸大了学校教育的功能,忽视了社会生活教育;展示了成人的自满,忽略了儿童潜在的生长力量.重构这一口号的有效路径就是承认教育的有限性和儿童的主体性,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互对话的教育路径,使儿童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体.
文献关键词:
"从娃娃抓起";儿童主体;超越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曾能;徐发秀;张克明
作者机构:
长江大学教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2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曾能;徐发秀;张克明-."从娃娃抓起"现象的透视与审思)[J].教育探索,2022(05):7-11
A类:
B类:
娃娃,抓起,审思,口号,一口,扩大化,历史语境,名目,教育观,抹杀,未来生活,生活观,工具化,夸大,学校教育,生活教育,自满,生长力,承认,有限性,自下而上,教育路径,儿童主体
AB值:
0.4082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