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花生疮痂病菌全基因组PKS基因簇挖掘及毒素生物合成基因ESCB1生物信息学分析
文献摘要:
痂囊腔菌素(Elsinochrome,ESC)是由花生疮痂病菌(Elsino? arachidis)产生的一种具有光敏活性非寄主选择性毒素,是病菌侵染和病斑扩展过程中重要的毒力因子.本文在全基因组测序的基础上,开展了次生代谢相关PKS基因簇挖掘、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ESCB1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组含有6条PKS和PKS-NRPS基因簇,ESCB1开放阅读框全长6636 bp.编码长度为2212 aa,分子量为238.84 kDa,理论等电点5.65,亚细胞定位在叶绿体中,是一个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卷曲组成的亲水性蛋白.Q-PCR定量分析表明,ESCB1表达模式与毒素积累趋势基本一致,光照条件下ESCB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黑暗条件.本研究结果为解析ESC生物合成途径、构建调控网络和阐明花生疮痂病菌致病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献关键词:
花生疮痂病菌;痂囊腔菌素;PKS基因簇;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晓天;付祎玮;焦文莉;朴静子;李洋;李自博;周如军
作者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辽宁沈阳,11086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晓天;付祎玮;焦文莉;朴静子;李洋;李自博;周如军-.花生疮痂病菌全基因组PKS基因簇挖掘及毒素生物合成基因ESCB1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04):826-832
A类:
花生疮痂病菌,ESCB1,痂囊腔菌素,Elsinochrome,arachidis,寄主选择性毒素
B类:
PKS,基因簇,生物合成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光敏,侵染,毒力因子,全基因组测序,次生代谢,NRPS,开放阅读框,全长,bp,码长,aa,分子量,kDa,等电点,亚细胞定位,叶绿体,无规,卷曲,亲水性,表达模式,毒素积累,光照条件,黑暗,生物合成途径,调控网络,致病机制,基因克隆
AB值:
0.2052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