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我国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研究综述
文献摘要:
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提出的“自由教育”,而后兴于美国,旨在打破教育功利化带来的知识断裂,培养“完整的人”。美国的通识教育以哈佛大学最为典型,一直都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源于哈佛大学原校长查尔斯·威廉·艾略特提出的自由选修制度,进而逐渐发展成通识教育的雏形。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世界各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典范。我国高校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和开展通识教育,进入21世纪后,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部分高校在借鉴西方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实践,特别是在2015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牵头成立“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后,引起了众多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关注,通识教育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推行与实践。
好学、自豪、奋进等诸多情感体验,有利于构建乐观
向上、智慧练达、宽容大度、果敢坚定的人格,实现
个性心理品质优化,为将来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优
秀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芳
作者机构:
白城师范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芳-.我国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警戒线,2022(46):112-115
A类:
B类:
应用型高校,高校通识教育,早起,古希腊,古罗马,罗马时期,自由教育,教育功利化,完整的人,哈佛大学,教育界,校长,查尔斯,威廉,艾略特,选修,雏形,我国高校,借鉴西方,改革与实践,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牵头,大学通识教育,教育联盟,校对,好学,自豪,多情,情感体验,练达,宽容,大度,果敢,性心理,心理品质,品质优化,良好基础
AB值:
0.4063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