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自我同一性理论视角下网络"丧文化"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
文献摘要:
"丧文化"作为新兴网络词汇,代表的是在当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一种亚文化.大多依托"表情包"或一系列表达消极情绪的作品进行传播,加上新媒体平台的助推,近年网络"丧文化"的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随着电子通讯产品的普及,"丧文化"潮流也有着年轻化的趋势,它宣扬腐朽麻木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具有很强的渗透和传播力,其背后的心理原因复杂多样.青少年群体热衷于用"丧言丧图"在互联网上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因而逐渐衍生出其独特的"丧文化",这也成为他们发泄负面情绪的主要渠道.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功获得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丧文化"影响其在成长道路上顺利获得自我同一性.要反思"丧文化"的根源,关注青少年的合理需求,正确引导青少年对自己的认识.
文献关键词:
丧文化;自我同一性;网络亚文化;青少年;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贺照
作者机构:
长江大学 教育与体育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贺照-.自我同一性理论视角下网络"丧文化"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消极影响及应对措施)[J].情感读本,2022(09):32-34
A类:
B类:
自我同一性,下网,丧文化,消极影响,影响及应对,新兴网络,网络词汇,表情包,列表,消极情绪,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年轻化,宣扬,腐朽,麻木,传播力,青少年群体,体热,热衷于,发泄,负面情绪,未成年人,正确引导,网络亚文化
AB值:
0.2990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