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16—18世纪中华典籍外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文献摘要:
中华典籍外译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中外文化交流和互鉴的有效方式.近20年来,对16—18世纪中华典籍外译的研究,主要从翻译学和汉学两大视野展开.翻译学视野下的典籍外译研究,主要包括译本研究、翻译方法与策略研究以及综合研究;汉学视野下的典籍外译研究,既讨论16—18世纪典籍译介对于西方汉学发展的奠基性意义,又在中学西传的基础上探讨中华典籍的世界性意义.未来对16—18世纪典籍外译的研究,应在交流互鉴视野下拓展研究对象、创新研究方法,探索新的研究范式,使中华典籍外译研究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中西文化交流互鉴.
文献关键词:
典籍外译;译学;汉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恩维;廖燕
作者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4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恩维;廖燕-.16—18世纪中华典籍外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51-58
A类:
B类:
中华典籍,典籍外译,回顾与展望,文化对外传播,中外文化交流,有效方式,翻译学,大视野,译本,翻译方法与策略,综合研究,典籍译介,西方汉学,奠基性,中学西传,世界性,拓展研究,研究范式,中西文化交流,文化交流互鉴
AB值:
0.2595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