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干燥方法对余甘子抗氧化成分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明不同干燥方法对余甘子抗氧化成分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为余甘子在功能性食品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福林酚比色法、HPLC法和左旋多巴氧化法分别测定余甘子总多酚含量、维生素C含量、酪氨酸酶活性,并通过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真空冷冻干燥的余甘子中总多酚含量最高,达37.39 mg/g,冷冻24 h后解冻再晒干的含量最低,直接晒干、去皮晒干、蒸后晒干及烘干等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含量为28.60~30.74 mg/g(F7,16=73.21,P<0.05).真空冷冻干燥的余甘子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达20.44 mg/g;直接晒干、去皮晒干及烘干等方法间无显著性差异,含量为17.33~18.07 mg/g,冷冻24 h后解冻再晒干的含量仅14.75 mg/g,蒸后晒干含量最低,约为10 mg/g(F7.16=394.57,P<0.05).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为直接晒干>真空冷冻干燥>去皮后晒干>50℃烘干>蒸32 min后晒干>蒸2 min后晒干>冷冻24 h后解冻晒干>蒸8 min后晒干;维生素C的含量与余甘子抑制酪氨酸酶活性作用呈正相关性(r=0.816,P<0.05).[结论]真空冷冻干燥、直接晒干、去皮后晒干及烘干(50℃)的余甘子中均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总多酚,其中真空冷冻干燥的含量最高;以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的强弱为评价指标,直接晒干及真空冷冻干燥是余甘子最佳的干燥方法,维生素C的含量与抑制作用的强弱呈正相关性.
文献关键词:
余甘子;干燥方法;维生素C;多酚;酪氨酸酶
作者姓名:
吴梅;李树全;李小娇;赵典远;郑永仁
作者机构:
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云南省高校外用给药系统与制剂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500;云南中医药大学科研实验中心,云南昆明650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梅;李树全;李小娇;赵典远;郑永仁-.不同干燥方法对余甘子抗氧化成分及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22(12):139-145
A类:
B类:
干燥方法,余甘子,抗氧化成分,抑制酪氨酸酶,功能性食品,福林,比色法,HPLC,左旋多巴,氧化法,总多酚含量,真空冷冻干燥,解冻,晒干,去皮,烘干,F7,酪氨酸酶活性抑制
AB值:
0.1072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