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广西武宣地区红糟酸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文献摘要:
该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广西红糟酸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以及与成品微生物群落的差异.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来自武宣县的7个发酵过程样和4个成品样进行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分析,解析样品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过程样的Chao值、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成品样相比均有明显变化.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和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是整个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前者相对丰度在种子中可达60.97%,后者相对丰度可达36.62%.乳酸菌相对丰度在第6天大幅增加,相对丰度为14.29%;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和片球菌属(Pediococcus)在成品中的相对丰度占比较高,相对丰度可达为55.88%、80.52%和25.8%;红曲霉(Monascus)是真菌中主要优势菌属,相对丰度可达98.96%.该研究结果对红糟酸的微生物组成和演替规律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文献关键词:
红糟酸;高通量;微生物;多样性;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洋;罗佳沂;林凤;毛瑞丰;李凯
作者机构: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南宁 530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洋;罗佳沂;林凤;毛瑞丰;李凯-.广西武宣地区红糟酸微生物多样性分析)[J].中国调味品,2022(01):14-20
A类:
红糟酸
B类:
微生物多样性,发酵过程,微生物群落,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武宣县,真菌多样性分析,群落动态,动态变化规律,Chao,Shannon,Simpson,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优势菌,相对丰度,乳酸菌,菌相,天大,醋酸杆菌,杆菌属,Acetobacter,Pediococcus,红曲霉,Monascus,主要优势,微生物组成,演替规律
AB值:
0.33792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