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除文盲、作新民:平教会文艺教育构想与实践
文献摘要:
1926-1936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以定县为"华北实验区",以"除文盲、作新民"为总目标,以文艺教育为各类教育之首,推行了为期十年的平民教育实验.一则以文艺作为介绍传播知识的工具,二则研究并创造为大多数民众所需要的平民文艺,力图创制一个可供全国效仿的新民教育方案.平教会文艺教育实验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践行了接受美学,找到了农民文艺教育的"不二法门";二是注入了现代性生机,农民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三是接续了"五四"传统,文艺大众化从口号走向现实.平教会文艺教育实验是一件史无前例的创举,其兼顾"农民需要"和"农民能接受"的文艺教育原则,至今仍有深度介入乡村振兴历史的可能.平教会文艺教育实验的局限在于回避了政治,它本质上是改良的而非革新的,它的教育目标和农民接受文艺的预期目标发生了错位.
文献关键词:
平教会;定县;文艺教育;新民;文艺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平;胡景敏
作者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河北石家庄05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平;胡景敏-.除文盲、作新民:平教会文艺教育构想与实践)[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02):60-69
A类:
B类:
文盲,新民,平教会,文艺教育,构想与实践,平民教育,总会,以定,定县,实验区,总目标,之首,教育实验,一则,二则,图创,创制,效仿,教育方案,接受美学,不二法门,农民精神,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五四,文艺大众化,口号,史无前例,创举,民需,教育原则,有深度,教育目标,预期目标
AB值:
0.3422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