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210例临床特点及随访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评价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cSLE)的系统受累、转归等特征及随访情况,探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次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回顾性收集临床表现、各受累系统评估、自身抗体、治疗调整及随访评估等病历资料。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及绘图,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等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患儿210例,其中男37例,女173例,男女比例为1.0∶4.7;起病年龄为(121.39±30.44)个月。出现皮肤黏膜损害167例(79.5%)、血液系统损害137例(65.2%)、消化系统损害129例(61.4%)、肾脏损害123例(58.6%)、骨骼肌肉系统损害119例(56.7%)、神经系统损害71例(33.8%)、心脏损害68例(32.4%)、呼吸系统损害60例(28.6%)。就诊时90.95%(191/210)的患儿处在中度及以上的疾病活动度,随访1个月时,治疗有效率为76.92%(150/195),随访达1年时,为96.95%(159/164)。补体C
3水平高为疾病缓解的保护性因素。糖皮质激素减量至5 mg及以下的患儿共42例,中位时间为40.5(36.0,42.0)个月,发病月龄小、无肾损害为糖皮质激素减停的保护性因素。
结论:cSLE好发于女性患儿,受累系统多、病情重,经过合理治疗和随访后可于1年后达到疾病缓解或好转。病初补体C
3水平高的患儿经治疗后更易于疾病缓解,而发病月龄小、无肾损害的患儿更易于糖皮质激素减停。
文献关键词: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随访;预后;保护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柏旭;李彩凤;张俊梅;邓江红;邝伟英;檀晓华;李超;李士朋
作者机构: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风湿科,北京 10004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柏旭;李彩凤;张俊梅;邓江红;邝伟英;檀晓华;李超;李士朋-.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210例临床特点及随访研究)[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2(24):1861-1865
A类:
B类: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随访研究,cSLE,受累,转归,探究影响,首都医科大学,儿童医院,系统评估,自身抗体,随访评估,病历资料,绘图,Cox,中男,男女比例,起病年龄,皮肤黏膜,黏膜损害,血液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肾脏损害,骨骼肌肉系统,神经系统损害,心脏损害,呼吸系统,疾病活动度,治疗有效率,补体,C
,疾病缓解,保护性因素,糖皮质激素,中位时间,月龄,肾损害,减停,发于,女性患儿,理治,可于,经治
AB值:
0.3203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