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以护理科研小组为载体的院内临床护士科研培训实践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以护理科研小组为载体的院内临床护士科研培训实践效果。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通过构建完整的护理科研培训课程体系,以护理科研小组为载体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30名临床护士进行护理科研培训,并比较培训前后临床护士护理科研能力得分、分析临床护士培训后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科研创新成果产出情况。结果:培训后,临床护士科研能力总分及问题发现能力、文献阅读能力、科研设计能力、资料处理能力、科研实践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得分分别为(78.33 ± 7.48)、(8.83 ± 1.42)、(14.47 ± 1.22)、(13.27 ± 1.36)、(11.07 ± 1.60)、(14.73 ± 1.28)、(15.97 ± 1.35)分,均明显高于培训前的(59.00 ± 7.44)、(6.53 ± 1.22)、(11.80 ± 1.37)、(9.53 ± 1.31)、(8.10 ± 1.37)、(11.30 ± 1.34)、(11.73 ± 1.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52.80~-21.14,均 P<0.05);认为以护理科研小组为载体的培训能改善学习态度、提升临床综合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的临床护士占比均≥90%;培训后30名临床护士发表论文8篇、立项课题3项、立项专利2项,均较培训前(2篇、1项、0项)有明显增加,总科研创新成果相对于培训前增长333.33%(10/3)。 结论:以护理科研小组为载体的科研培训能够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能力,改善临床护士创新思维。
文献关键词:
科研培训;临床护士;管理小组;在职教育
作者姓名:
周松;练荣丽;郭远;杨小月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重症医学科,珠海 519000;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护理部,珠海 519000
引用格式:
[1]周松;练荣丽;郭远;杨小月-.以护理科研小组为载体的院内临床护士科研培训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20):1528-1533
A类:
B类:
临床护士,科研培训,实践效果,培训课程,中山大学,护理科研能力,护士培训,科研创新,创新成果产出,问题发现,文献阅读,阅读能力,科研设计,设计能力,资料处理,处理能力,科研实践,论文写作,写作能力,学习态度,临床综合能力,专业发展,发表论文,立项,创新思维,管理小组,在职教育
AB值:
0.25963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