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白芍-防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探索白芍-防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白芍-防风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检索疾病相关基因,以Uniprot数据库对相关基因标准化;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用STRING数据分析蛋白相互作用(PPI);应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基因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用AutoDock和Pymol将核心有效成分β-谷甾醇、山柰酚、汉黄芩素与关键靶标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白芍-防风药对共筛选出33种活性成分,潜在的药物靶标108个,与UC的交集靶点54个.其中山柰酚与UC交集基因数目27个、汉黄芩素27个、β-谷甾醇11个.白芍-防风药对与UC交集的核心靶点26个,主要作用于AKT1、IL6、TP53、MAPK8等基因,涉及NF-κB信号通路、PI3K-Ak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结论 白芍-防风可能通过山柰酚、β-谷甾醇和汉黄芩素等活性成分作用于多个炎症和免疫相关的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治疗UC.
文献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白芍;防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樊馨悦;李瑜宁;檀小芬;陈凤;马克龙
作者机构:
230012 安徽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30012 安徽合肥,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樊馨悦;李瑜宁;檀小芬;陈凤;马克龙-.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白芍-防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2(21):2001-2008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对接研究,白芍,防风,溃疡性结肠炎,系统药理学,药理学分析,分析平台,TCMSP,活性成分,作用靶点,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检索,疾病相关,Uniprot,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图,STRING,蛋白相互作用,PPI,DAVID,关键靶基因,富集分析,AutoDock,Pymol,有效成分,谷甾醇,山柰酚,汉黄芩素,关键靶标,风药,药对,药物靶标,UC,交集靶点,核心靶点,AKT1,IL6,TP53,MAPK8,PI3K,Ak,醇和,成分作用,免疫相关,分子靶点
AB值:
0.33901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