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桃仁红花煎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研究桃仁红花煎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收集桃仁红花煎药物的化学成分和靶点与MIRI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制作桃仁红花煎的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与蛋白互作网络图.将相关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通过PyMol 2.5.2及AutoDockTools 1.5.6软件对桃仁红花煎的核心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得到活性成分201个,潜在治疗靶点基因303个,最终获得桃仁红花煎治疗MIRI的同靶点86个.预测得到桃仁红花煎治疗MIRI的主要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等,关键靶点为蛋白激酶B(AKT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等,KEGG结果显示,关键的主要通路可能为TNF信号通路与HIF-1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桃仁红花煎的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可能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 初步推测桃仁红花煎能够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文献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桃仁红花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姓名:
洪秋语;伍亚男;招浩熙;万信良
作者机构:
贵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洪秋语;伍亚男;招浩熙;万信良-.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桃仁红花煎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J].中国当代医药,2022(14):14-17,31
A类:
桃仁红花煎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接方法,MIRI,煎药,Cytoscape,活性成分,靶点网络,网络图,蛋白互作网络,将相,DAVID,基因本体,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PyMol,AutoDockTools,核心成分,核心靶点,潜在治疗,治疗靶点,靶点基因,槲皮素,谷甾醇,木犀草素,关键靶点,蛋白激酶,AKT1,白介素,HIF,亲和力,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
AB值:
0.1967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