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柴胡疏肝散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柴胡疏肝散(CSP)抗消化性溃疡(PU)的作用机制.方法 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取CSP药物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药物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并检索OMIM、TTD、DiGSeE、Drug Bank及Human Phenotype Ontology(HPO)5个疾病靶点数据库,然后获得CSP抗PU的作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PPI网络,选出Degree值排名前10的作用靶点.通过Metascape平台对CSP抗PU的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分析.结果 从CSP中得到102个药物活性成分,其中柴胡14个,陈皮4个,川芎5个,香附15个,枳壳4个,白芍4个,甘草73个;共得到43个CSP抗PU与相关的作用靶点,网络中Degree值排名前10的靶点分别为VEGFA、EGFR、PTGS2、MMP9、TNF、SRC、MMP2、KDR、NOS3、TLR4.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CSP抗PU作用机制涉及癌症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结论 CSP抗PU的作用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文献关键词:
柴胡疏肝散;网络药理学;消化性溃疡;药物活性成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少玲;谢梅娟;谭雪群;严冰凤;徐国良
作者机构:
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康复科,广东佛山 528500;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内二科,广东佛山 528500;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药学部,广东佛山 528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少玲;谢梅娟;谭雪群;严冰凤;徐国良-.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柴胡疏肝散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机制)[J].医学信息,2022(09):22-27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柴胡疏肝散,抗消化性,消化性溃疡,CSP,PU,系统药理学,TCMSP,药物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潜在靶点,OMIM,TTD,DiGSeE,Drug,Bank,Human,Phenotype,Ontology,HPO,作用靶点,String,CytoScape,软件构建,PPI,Degree,Metascape,通路分析,陈皮,川芎,香附,枳壳,白芍,甘草,VEGFA,EGFR,PTGS2,MMP9,SRC,MMP2,KDR,NOS3,TLR4,通路富集分析,癌症通路,HIF,PI3K,Akt,雌激素信号通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
AB值:
0.3987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