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末端岩藻糖基化抑制剂对环孢素诱导的肾脏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末端岩藻糖基化抑制剂2-脱氧-D-半乳糖(2-D-gal)对环孢素(CsA)诱导的肾脏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15只8~10周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组)、CsA组和CsA+2-D-gal组,每组各5只.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trl组和CsA组小鼠肾脏组织岩藻糖基转移酶1(FUT1)和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Ctrl组和CsA组小鼠肾脏组织末端岩藻糖的表达,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纤维化情况,并检测各组小鼠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体外建立CsA诱导肾小管上皮HK2细胞EMT模型,分别用0、2.5、5.0和10.0μmol/L的CsA刺激HK2细胞24 h,另将HK2细胞分为Ctrl组、2-D-gal组、CsA组和CsA+2-D-gal组,观察不同浓度CsA刺激后及各组HK2细胞形态,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CsA刺激后及各组HK2细胞FUT1、E-cadherin、Vimentin和α-SMA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Ctrl组和CsA组HK2细胞末端岩藻糖的表达.结果 与Ctrl组比较,CsA组小鼠肾脏组织E-cadherin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FUT1、Vimentin和 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均为P<0.05),小鼠肾脏组织末端岩藻糖表达增多.与Ctrl组比较,CsA组和CsA+2-D-gal组小鼠的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均升高,与CsA组比较,CsA+2-D-gal组小鼠的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Ctrl组比较,CsA组和CsA+2-D-gal组小鼠肾脏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均增多,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与CsA组比较,CsA+2-D-gal组小鼠肾脏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减少,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均为P<0.05).随着CsA的浓度增加,HK2细胞的形态由正常的鹅卵石样逐渐变长变细,HK2细胞FUT1、Vimentin和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呈浓度依赖性.与Ctrl组比较,CsA组HK2细胞末端岩藻糖表达增多.CsA处理的基础上联合2-D-gal干预后,CsA+2-D-gal组的HK2细胞形态恢复到与正常HK2细胞形态相似.与CsA组比较,CsA+2-D-gal组的HK2细胞E-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Vimentin和 α-SM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 CsA在体内和体外均可诱导EMT发生,并且伴有末端岩藻糖基化水平增加.2-D-gal可以通过抑制末端岩藻糖基化来抑制CsA诱导的EMT.
文献关键词:
2-脱氧-D-半乳糖;环孢素;肾毒性;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肾脏纤维化;岩藻糖基转移酶1(FUT1);末端岩藻糖;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毛凯锋;罗嘉亮;林芬望;左大明;叶俊生
作者机构:
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器官移植科;南方医科大学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移植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毛凯锋;罗嘉亮;林芬望;左大明;叶俊生-.末端岩藻糖基化抑制剂对环孢素诱导的肾脏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J].器官移植,2022(05):626-633
A类:
末端岩藻糖,CsA+2
B类:
糖基化,环孢素,脱氧,半乳糖,gal,EMT,C57BL,Ctrl,蛋白质印迹法,岩藻糖基转移酶,FUT1,cadherin,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免疫荧光法,Masson,组织纤维化,血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肾小管,HK2,细胞形态,白相,相对表达量,组织胶,胶原纤维沉积,鹅卵石,变长,变细,浓度依赖性,上联,形态相似,肾毒性,肾脏纤维化
AB值:
0.1129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