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东北酸菜发酵前后期细菌菌群多样性分析
文献摘要:
采用一种新工艺发酵制备东北酸菜,选取发酵前、后期理化指标(pH、亚硝酸盐、总酸)及OD600 nm值变化明显的两个酸菜样本,使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研究东北酸菜发酵前、后期的细菌多样性及乳酸菌菌属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发酵12 h和72 h时,酸菜理化指标变化明显,发酵前期(12 h)酸菜样本的物种丰富度及多样性均高于发酵后期(72 h),两个样本在门和属分类学水平上的菌群差异不大,发酵前期样本共含7个门的44个菌属,发酵后期样本共含8个门的42个菌属.两样本均含有4种乳酸菌属,分别为魏斯氏属(Weissella)、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乳球菌属(Lac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其中魏斯氏属(Weissella)相对丰度均最高,达25%以上,且在发酵后期4种乳酸菌的相对丰度略有下降.
文献关键词:
东北酸菜;发酵前期;发酵后期;高通量测序;细菌多样性;乳酸菌
作者姓名:
周姝静;孙全敏;迟乃玉;张庆芳
作者机构:
大连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辽宁省海洋微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62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姝静;孙全敏;迟乃玉;张庆芳-.东北酸菜发酵前后期细菌菌群多样性分析)[J].中国酿造,2022(05):42-46
A类:
B类:
东北酸菜,前后期,细菌菌群多样性,多样性分析,新工艺,理化指标,亚硝酸盐,总酸,OD600,Illumina,Novaseq,测序平台,细菌多样性,乳酸菌,指标变化,发酵前期,物种丰富度,发酵后期,分类学,菌群差异,两样,Weissella,明串珠菌,Leuconostoc,Lac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
AB值:
0.343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