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结直肠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消化内科收治的320例结直肠LST-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黏膜下浸润癌发生组36例和黏膜下浸润癌未发生组284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病变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病变直径、最大结节直径联合病变位于直肠对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黏膜下浸润癌发生组的有肠癌家族史者占比、病变直径、最大结节直径、病变部位为直肠者占比均高于或大于黏膜下浸润癌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肠癌家族史、病变直径≥38.25 mm、最大结节直径≥14.33 mm、病变位于直肠均是结直肠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危险因素(OR=16.994,95%CI:1.409~198.265,P=0.027;OR=1.308,95%CI:1.008~1.721,P=0.041;OR=28.654,95%CI:4.615~187.265,P<0.001;OR=1.411,95%CI:1.015~1.819,P=0.033).病变直径、最大结节直径、病变位于直肠联合诊断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AUC为0.891(95%CI:0.814~0.932),敏感度为89.82%,特异度为75.37%,显著优于病变直径、最大结节直径分别联合病变位于直肠的诊断效能(Z=2.678,P=0.007;Z=3.188,P=0.001).结论 有肠癌家族史、病变直径≥38.25 mm、最大结节直径≥14.33 mm、病变位于直肠均是结直肠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危险因素,且病变直径、最大结节直径、病变位于直肠三者联合对结直肠LST-G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诊断效能最佳.
文献关键词:
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结直肠肿瘤;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黏膜下浸润癌;癌变
作者姓名:
陈志华;郑秀芳;韩东;王齐全;谭露露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消化内科,海南海口,570208;海南省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海南海口,570311
引用格式:
[1]陈志华;郑秀芳;韩东;王齐全;谭露露-.结直肠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癌变为黏膜下浸润癌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2(23):26-30
A类:
颗粒型侧向发育型肿瘤
B类:
癌变,黏膜下浸润癌,危险因素分析,LST,性选择,消化内科,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病理,病理结果,病变特征,受试者工作特征,变直径,合病,变位,诊断效能,肠癌,家族史,史者,病变部位,联合诊断,结直肠肿瘤
AB值:
0.0948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