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食管上皮内瘤变术前活检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病理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食管上皮内瘤变术前活检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病理差异,探讨食管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2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活检病理诊断为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或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并接受ESD治疗的119例患者(124个病灶)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可能引起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 124个病灶中46个活检诊断为LGIN,78个诊断为HGIN.LGIN组中活检与术后病理一致占56.52%(26/46),升级为HGIN或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分别占36.96%(17/46)和4.35%(2/46),总升级率41.30%(19/46),1例降级为慢性炎症.HGIN组中病理一致占52.56%(41/78),术后升级为ESCC占38.46%(30/78),降级为LGIN占8.97%(7/78).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表面发红(P=0.015)、结节样改变(P=0.007)及B型上皮内乳头状毛细血管袢(IPCL)(P=0.018)是LGIN组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病变表面发红(P=0.002),结节样改变(P=0.001)是HGIN组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论 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术前活检与ESD术后病理存在差异,白光内镜下病灶表面发红、黏膜呈结节样改变、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ME-NBI)观察为B型IPCL的患者,提示其存在术后病理升级的风险,必要时可反复活检或切除ESD以明确病灶性质.
文献关键词:
食管上皮内瘤变;活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病理
作者姓名:
史正扬;郑权
作者机构: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史正扬;郑权-.食管上皮内瘤变术前活检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病理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22(17):3096-3100
A类:
食管上皮内瘤变
B类:
术前活检,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病理,病理分析,ESD,病理差异,病理升级,郑州大学,消化内镜中心,活检病理,病理诊断,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多因素分析,活检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降级,慢性炎症,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红,乳头状,毛细血管,IPCL,食管早癌,癌前病变,白光内镜,内镜下,放大内镜,窄带成像,ME,NBI,复活,病灶性质
AB值:
0.23037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