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核糖蛋白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影响
文献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价核糖蛋白替代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饲料中鱼粉的潜力.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设6个鱼粉替代水平.对照饲料(D1)中鱼粉含量为45%,通过添加核糖蛋白替代D1组饲料中鱼粉的0.5%(D2)、1%(D3)、2%(D4)、3%(D5)和4%(D6).实验期间,每天分2次按饱食量投喂初始体重为(24.00+0.30)g大菱鲆幼鱼56 d.结果 显示,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随着核糖蛋白替代水平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D5和D6组(P<0.05);饲料系数则呈相反趋势,在D3组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D6组(P<0.05).各替代组幼鱼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和生长激素(GH)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核糖蛋白替代1%~3%的鱼粉后,显著提高了幼鱼肠道胰蛋白酶活性(P<0.05);幼鱼肠道α-淀粉酶活性在D4和D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核糖蛋白替代鱼粉显著降低了幼鱼肠道脂肪酶活性(P<0.05).各替代组幼鱼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3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D6组(P<0.05);各组间幼鱼血清白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各替代组均显著提高了幼鱼血清白介素β1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D4~D6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低密度脂蛋白在D5和D6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在D4组显著升高(P<0.05).血糖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D3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实验结果显示,D2组大菱鲆幼鱼48 h累积死亡率最低为56.45%.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核糖蛋白替代1%鱼粉时,大菱鲆幼鱼生长、消化酶活力及鱼体的免疫能力和抗细菌感染能力均达到最高.
文献关键词:
核糖蛋白;大菱鲆;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
作者姓名:
郝甜甜;王际英;潘金敏;杨辉;李宝山;沈钰博;刘财礼;王成强;黄炳山
作者机构: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山东省海洋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山东 烟台 264006;烟台市三维饲料有限公司 山东 烟台 2640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2013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郝甜甜;王际英;潘金敏;杨辉;李宝山;沈钰博;刘财礼;王成强;黄炳山-.核糖蛋白替代鱼粉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能力及血清生化指标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2022(01):86-96
A类:
B类:
核糖蛋白,替代鱼粉,大菱鲆,幼鱼,鱼生,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能力,血清生化指标,Scophthalmus,maximus,单因素实验,实验设计,鱼粉替代,D1,D2,D3,D4,D5,D6,天分,饱食,食量,投喂,重为,00+0,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先上,最高值,饲料系数,数则,最低值,血清胰岛素,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生长激素,GH,鱼肠,胰蛋白酶,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脂肪酶活性,血清总蛋白,蛋白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溶菌酶活性,血清白蛋白,白介素,血清总胆固醇,醇和,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糖浓度,攻毒实验,消化酶活力,鱼体,抗细菌感染
AB值:
0.2713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