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巨噬细胞内连续传代诱导鼠疫耶尔森菌表型变化的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在巨噬细胞内连续传代诱导后的表型变化情况。方法:布氏田鼠型鼠疫菌201株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中连续传代50次后,获得诱导株(201-MI)。通过巨噬细胞内生存能力、生长曲线测定、生物膜形成能力、酸生存能力、过氧化氢生存能力、对Raw264.7及HeLa细胞的毒力以及小鼠攻毒等实验,比较野生株201和诱导株201-MI的特定表型差异。并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初步分析了201株与201-MI株的遗传差异。结果:与野生型201株相比,201-MI株的巨噬细胞生存能力显著增强,在铁(Fe)缺乏培养基中生长较快,酸生存及过氧化氢耐受能力增强,生物膜形成能力减弱,对Raw264.7和HeLa细胞的损伤程度降低,但对小鼠毒力减弱(皮下攻毒与腹腔攻毒)。比较基因组分析未发现201-MI株存在基因片段的缺失,但存在一些小的插入/缺失(Indel)和单核苷酸突变(SNP)。结论:巨噬细胞连续传代诱导后,鼠疫菌出现了一些表型变化,可能反映了其巨噬细胞压力下的适应性进化。对诱导菌株进行后续多组学研究将有助于了解这些变化的遗传机制,以及鼠疫菌-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学过程。
文献关键词:
鼠疫菌;巨噬细胞;适应性变化;毒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欣;宋凯;武雅蓉;肖丽婷;金钧妍;杜奕溥;崔玉军;余莉;宋亚军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合肥 230032;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北京 1000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欣;宋凯;武雅蓉;肖丽婷;金钧妍;杜奕溥;崔玉军;余莉;宋亚军-.巨噬细胞内连续传代诱导鼠疫耶尔森菌表型变化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2(04):251-257
A类:
B类:
连续传代,鼠疫耶尔森菌,鼠疫菌,布氏田鼠,小鼠巨噬细胞,Raw264,诱导株,MI,胞内生存,生存能力,生长曲线测定,生物膜形成,形成能,HeLa,毒力,攻毒,野生株,表型差异,全基因组测序,初步分析,遗传差异,野生型,耐受能力,比较基因组分析,些小,Indel,单核苷酸,核苷酸突变,SNP,细胞压力,适应性进化,多组学研究,遗传机制,生物学过程,适应性变化
AB值:
0.3012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