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马尔尼菲篮状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的构建及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构建稳定遗传的马尔尼菲篮状菌(TM)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菌株,评估其生长状况及毒力水平.方法 构建GFP基因表达载体pCAMBIA1303-TrpC-Hygro-gpdA-GFP,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测序验证GFP基因是否插入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转化法构建GFP稳定表达的TM转化子.使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检测转化子荧光表达水平和qPCR检测细胞损伤水平,与标准株ATCC18224比较.结果 TM转化子的潮霉素筛选浓度选择为80 μg/mL,筛选后的转化子通过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进行绿色荧光检测,确定获得稳定遗传的GFP标记菌株.在25℃马铃薯葡萄糖固体培养基上培养15d后,转化子和标准株的菌落直径分别为(7.18±0.12)和(7.04±0.16)cm,均呈扁平绒毛状,表面多为灰褐色菌丝,同时两者的生长速率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使用转化子和标准株感染THP-1巨噬细胞后,巨噬细胞的形态、细胞死亡以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转化子与标准株在形态和功能上无差异,可以作为示踪菌应用于细胞感染模型上,更加直观地评估TM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TM在细胞内定位以及细胞免疫通路的表达水平等,是研究TM感染的新工具.
文献关键词:
马尔尼菲篮状菌;绿色荧光蛋白;示踪菌;标准株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锦豪;韦吴迪;王刚;张洪;罗强;李珍;赖菁贞;蒋俊俊;叶力;梁浩
作者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广西-东盟重大疾病协同创新中心,广西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西艾滋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21;中国(广西)-东盟新发传染病联合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锦豪;韦吴迪;王刚;张洪;罗强;李珍;赖菁贞;蒋俊俊;叶力;梁浩-.马尔尼菲篮状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的构建及应用)[J].热带医学杂志,2022(04):513-517,后插3
A类:
TrpC,Hygro,ATCC18224,平绒,示踪菌
B类:
马尔尼菲篮状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构建及应用,稳定遗传,TM,GFP,生长状况,毒力,表达载体,pCAMBIA1303,gpdA,琼脂糖凝胶电泳,农杆菌介导,转化法,稳定表达,转化子,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光表,qPCR,细胞损伤,标准株,潮霉素,荧光检测,马铃薯,固体培养基,15d,菌落直径,扁平,绒毛状,灰褐色,菌丝,生长速率,速率曲线,THP,巨噬细胞,细胞死亡,表达差异,细胞感染,感染模型,内定,细胞免疫
AB值:
0.2756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