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北京市隧道下穿施工引起城市路面沉降的影响规律回归分析
文献摘要:
以朝阳区某热力工程顶管隧道引起路面沉降问题为例,对比分析了现场实测值与仅考虑自然因素的理论计算值;以北京市279个隧道下穿道路工程为样本,应用Stata 14.0统计软件对影响路面沉降的4项设计因素、3项施工因素和9项人为因素开展了多元回归分析,并采用替换施工方法、增减解释变量的方法验证了回归分析的稳健性,获得了各因素影响路面沉降的弹性系数、标准误及置信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实际工程路面沉降的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相差很大,与路面是否有移动荷载、隧道上覆土体厚度等相关,最大可达3.75倍;在自然因素中,地层条件、施工方法、路面移动荷载和隧道直径的影响显著,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在人为因素中,监理旁站的影响极为显著,而施工人员工作年限、是否有技术交底等也有明显影响;在采用非开挖技术施工下穿道路工程时,不仅要通过减少人工顶管、加快施工速度、加强同步注浆来减小路面沉降,还应当高度重视施工方法与工艺、人员组织、过程监管.研究结果可为隧道下穿城市道路施工的技术管理、安全评估和行政审批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隧道工程;下穿施工;非开挖施工;路面沉降;回归分析;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伍毅敏;刘延安;王恒;韩大有;陈子凡;王超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5;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 100073;波士顿大学经济学系,马萨诸塞 波士顿 02134;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 10116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伍毅敏;刘延安;王恒;韩大有;陈子凡;王超-.北京市隧道下穿施工引起城市路面沉降的影响规律回归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22(02):176-186
A类:
B类:
隧道下穿施工,路面沉降,朝阳区,热力工程,顶管隧道,沉降问题,现场实测,实测值,自然因素,理论计算值,下穿道路,道路工程,Stata,统计软件,施工因素,人为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增减,方法验证,弹性系数,标准误,工程路面,移动荷载,覆土,土体,地层条件,监理,旁站,施工人员,人员工作,工作年限,技术交底,非开挖技术,技术施工,人工顶管,施工速度,同步注浆,小路,施工方法与工艺,过程监管,城市道路施工,技术管理,安全评估,行政审批,隧道工程,非开挖施工
AB值:
0.3666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