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太洪长江大桥隧道式锚碇设计
文献摘要:
太洪长江大桥主桥为跨径808 m单跨简支钢箱梁悬索桥,南川岸采用隧道式锚碇,锚碇位于极软岩中,岩石天然饱和抗压强度为4.49 M Pa,围岩级别为Ⅴ级,地质条件差.针对锚碇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通过在主索鞍处向外旋转边跨主缆及隧道式锚碇轴线角度2°,解决了隧道式锚碇浅埋以及2个锚塞体间距过小的问题;进行多参数比选,隧道式锚碇前、后锚面尺寸(宽×高)分别取13m×13m、18m×19m,顶部为圆弧形,锚塞体最终长度为58m,前、后锚室长度分别为35m、3.8m.依据规范计算得到隧道式锚碇锚塞体抗拔安全系数为4.3,通过岩土专项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围岩稳定安全系数约为6.0,分别满足规范不应小于2.0和4.0的要求.施工时,采用围岩损伤控制和光面爆破相结合的开挖技术,以减少隧洞围岩损伤,锚塞体采用强格栅钢架防护形式,以加强锚塞体和围岩整体受力.
文献关键词:
悬索桥;隧道式锚碇;极软岩;岩土专项试验;数值模拟;开挖;防护;结构设计
作者姓名:
郑升宝;刘小辉;陈奉民;邓耀
作者机构:
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40112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升宝;刘小辉;陈奉民;邓耀-.太洪长江大桥隧道式锚碇设计)[J].世界桥梁,2022(01):19-25
A类:
参数比选,岩土专项试验
B类:
长江大桥,桥隧,隧道式锚碇,主桥,跨径,简支钢,钢箱梁悬索桥,南川,极软岩,抗压强度,Pa,围岩级别,地质条件,主索鞍,边跨,主缆,轴线,线角,浅埋,锚塞体,多参数,13m,18m,19m,圆弧形,58m,锚室,室长,35m,规范计算,抗拔,数值模拟计算,围岩稳定,稳定安全系数,工时,围岩损伤,损伤控制,光面爆破,开挖技术,隧洞围岩,格栅钢架,和围岩
AB值:
0.3327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