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内镜下离断直肠尿道瘘黏膜预防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尿道并发症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小婴儿在先天性肛门闭锁二期手术中,在直肠腔内应用胃镜离断直肠尿道瘘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层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通外科因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尿道瘘行二期肛门成形术8例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为先天性肛门闭锁伴直肠尿道瘘已行一期结肠造瘘术后。均为男性患儿,平均手术年龄为3.9个月,手术年龄范围为2.8~6.3个月;平均体重为7.5 kg,体重范围为5.9~9.0 kg;造瘘口位于右上腹1例,脐上中腹部3例,左上腹2例,左下腹2例。因为本研究患儿年龄较小,肠腔细小、薄弱,故应用成人的普通电子胃镜在结肠、直肠内操作。在二期肛门成形术中,均在胃镜下尝试离断直肠尿道瘘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在胃镜离断黏膜后,再行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结果:8例患儿,1例经胃镜多次尝试仍未能到达直肠末端而放弃胃镜下黏膜离断术。1例因术中呼吸循环不稳定,仅在胃镜下完成交接部黏膜离断术,而未连续完成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5 d后在腹腔镜下完成肛门成形术。其余6例均完成胃镜下瘘口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离断术,并同期行腹腔镜下肛门成形术。二期术后两周行尿道造影复查未见尿道狭窄和尿道憩室。结论:运用胃镜在直肠腔内游离直肠尿道瘘交界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操作方法是可行、有效的,是目前比较准确和全新的辅助直肠末端离断的方法,也是胃镜和腹腔镜联合手术完成肛门成形术的有益尝试。
文献关键词:
胃镜;腹腔镜;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尿道瘘;黏膜离断术;婴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孔赤寰;李龙;刁美;张震;明安晓;郝献华;王雪琪;刘雪来;李旭;张金山
作者机构: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通外科 10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孔赤寰;李龙;刁美;张震;明安晓;郝献华;王雪琪;刘雪来;李旭;张金山-.内镜下离断直肠尿道瘘黏膜预防先天性肛门闭锁术后尿道并发症)[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22(01):25-29
A类:
下层组织,黏膜离断术
B类:
内镜下,直肠尿道瘘,先天性肛门闭锁,小婴儿,二期手术,手术中,腔内应用,黏膜下层,首都儿科研究所,所附,儿童医院,普通外科,科因,病例资料,肠造瘘术,重为,右上,上腹,上中,中腹,左上,左下,下腹,细小,普通电子胃镜,肠内,再行,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经胃,能到,呼吸循环,下完,成交,交接,续完,腹腔镜下,口交,并同,两周,尿道造影,复查,尿道狭窄,尿道憩室,操作方法,联合手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AB值:
0.20195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